上传时间:2017-08-03 浏览次数:1410 次
有效的改善换模作业有7个重点:(快速换模)
1. 排除准备的浪费
2. 作业条件的事前准备
3. 机能性标准化的实施
4. 媒介治具的采用
5. 机能性夹具的采用
6. 并行作业的实施
7. 调整的排除
以下分别就此7项加以说明。
1.排除准备的浪费
准备的浪费主要有四个项目:
(1)寻找的浪费
在换模作业中,因模具的放置场所不明确,必须花时间进行下一批生产用具的“寻找作业”。为了使寻找浪费为0,必须实施模具放置场所的位置管理,能够立即取出所需模具。
(2)搬运的损失
因搬运距离或吊车作业的影响,常有中断换模作业的现象发生,基于“常用工具要放置在附近”的原则,利用模具台或专用车把车将次批生产用模具事先备妥,放在机器旁边。
(3)准备不足的损失
在换模作业中,常见到作业员来来回回地跑进跑出。在标准的换模作业中,作业员不能中途离开机器,直到换模作业完成为止。因此,事先准备一台机械常用的工具,或准备作业标准单、加工条件表等式不可疏忽的。
(4)因机能不完全造成的损失
好不容易换好模,模具却因为管理不善而损坏,需要修补或修理而在此卸下,就会浪费许多时间。所以事前做好机能确认是很重要的。
2.作业条件的事前准备
做好作业条件的事前准备,是将内换模转化为外换模时间“各位数字化”的基础。因此,要彻底地探索目前内换模进行要索的机能与目的,尽量将其外换模化。换言之,就是目前内换模中作业条件的准备事项变成外换模来进行。
譬如,塑胶射出成型模具是将成型机的模具更换后喷漆(Try Shot)加暖。如能在外换模预热时,作为内换模的喷漆次数可从十次减少到一、二次即可得出良品。
譬如,塑胶射出成型模具是将成型机的模具更换后喷漆(Try Shot)加暖。如能在外换模预热时,作为内换模的喷漆次数可从十次减少到一、二次即可得出良品。
3.机能性标准化的实施
如果不管产品的大小,形状的差异,所有模具的外形、形状或尺寸都能标准化,换模作业就单纯多了。
但是这种想法回事模具变大,增加成本。但如果只在换模需要的部位进行标准化,成本就不会过高。方法是:
(1).决定尺寸位置
(2).定心
(3).锁紧
(4).抓取
4.媒介治具的采用
媒介治具的利用方式,基本上是把治具或模具的安装当做外换模作业。因此不必直接把模具安装在机械上,而是安装在已标准化的媒介治具上,等到换线生产时,停机后把架好模具的媒介治具安装在整个机器上,即可大篇幅缩短内换模时间,提高利用率。
5.机能性夹具的采用
一般模具都是使用螺栓来上锁的,假设螺帽有是个螺纹,必须回转十次螺纹,要转到最后一个螺纹才能锁紧,其他九个螺纹就是无效作业。如:电动螺丝刀。
6.并行作业的实施
大型机械进行操作的位置时而在前,时而在后,如果是一人一机作业,作业员就必须前前后后来回奔波,造成许多无效的移动,此时,可把在机械前面进行的作业与在后面进行的作业由二人分担,就会大大提高效率。
这种并行作业方式,即使换模工时相同,也可使换模时间减半,是缩短换模时间的最有效方法。为了使等待最少、防止干扰、作业安全,需事先制作步骤表。
7.调整的排除
首先分析是调整什么,是调整位置还是尺寸。然后分析调整的原因,是因为累计误差还是标准不统一。
还要继续分析是否与安装、调整的熟练程度有关。通过分析,找到对策,改善调整动作和方法,争取一次成功——即“One Touch”。
缩短调整的最高境界
采用自动化换模辅助设备
——在换模改善到较高程度后,才进行自动化换模设备改造;
——应当采用价格较低、常用、轻便且便于更换的自动化设备
排除调整的手法有三种:“数值设定的定量化”、“虚幻的中心线与虚幻基准线的显在化”及“最小公倍数系统”。